小鲛人被暴君听见心声了 第46节(2 / 3)
“是。”绿娥走了,附近也没其他宫人了,戎音才拍拍胸口松了口气。
终于不用再像牙牙学语的小朋友一样口齿不清地说话了。
虽然他清楚自己和宗政逍的小伎俩很容易就会被人看穿,但他还是想演得真实点,装出一副刚学会说话还不熟练的样子。
宗政逍坐下,摸摸他的脑袋:“辛苦了。”
戎音摇头:“其实也不辛苦,就是他们太热情了。”
宗政逍的想法跟戎音一样:“过段时间他们习惯了就好了。”
“嗯。”戎音点头,忽然想起了什么,转头问宗政逍:“堆肥的事情还顺利吗?”
古代因为粮种和肥料少的原因,粮食的产量都是很有限的,戎音问过宗政逍,目前而言,一亩肥田精心照顾,能有近二石,也就是快二百斤的产量,薄田或者新开的荒田就没有数了,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亩产少,肥田少,开荒地更是自找罪受,所以关键还是得提高每亩土地的产量,等田肥起来和选良种都需要时间,而最快捷的方法就是用肥料。
现在百姓们大多用的是农家肥,也就是人和家畜的粪便,但人的排泄量少,年年季季都要种地,哪里够用。
家畜就更不用说了,鸡鸭鹅这些小型动物,拉得还不如人多,个头大些的牛马驴,它们的粪便尿液加上植物枯叶发酵,能得肥料数量确实更多。
但百姓中买得起大型家畜的还是少数,也没有普遍性。
没有办法,只能找其它的造肥方法了。
戎音能想到的即便缺少现代工业也能产出的肥料,就是尿液加石膏,混着粪便草木灰枯叶等堆出来的土肥料。
戎音虽然是在孤儿院长大,但孤儿院位于城里,他想种地都没有地给他种,这个堆肥方法也是听孤儿院的看门大爷说的,他没进城前,可是村里种田的老把式。
没自己用过,戎音不敢打包票,但还是把自己记得的堆肥比例告诉了宗政逍,让他去安排。
主要是哪怕戎音想自己动手干活,条件也不允许,先不说他不能离水太久,光是想象自己杵着条鱼尾在田里扒粪,那个画面就怪异得戎音想笑。
肥料发酵需要一点时间,如今春种已经开始,怕是赶不上了,可以等粮食长出来以后再进行追肥。
效果可能会差一点,但总比没有要好。
宗政逍闻言道:“很顺利,就等肥料发酵完成了。”
堆肥最麻烦的一步就是需要大量的石膏,不过宗政逍是皇帝,他一声令下,这个麻烦也就不是麻烦了。
“我先在皇庄里试试,等出了结果,再慢慢推广开来。”宗政逍接着道。
“嗯,先实验,有了实例,等到推广才会有人相信。”
戎音表示理解,毕竟是新事物,又事关百姓的命根子——土地和粮食,自然要慎之又慎。
皇庄是宗政逍自己的地,要是肥料效果好,那就皆大欢喜,要是不成,也就损失一年的粮食,不至于叫他饿死。
作为皇帝,跟戎音说起什么土肥农家肥,宗政逍脸上没有半点的嫌弃,更多的反而是满心期待。
若是这个办法能让大晟多些可以天天吃饱饭的百姓,别说只是口头讲讲了,就是让宗政逍亲手去堆肥他也乐意之至。
宗政逍含笑看着戎音道:“最多到晚夏就能看见效果了,冬小麦还可以更早,到时候我带你去皇庄看粮食收获。”
戎音闻言一愣,眼中闪过一抹黯淡之色,不过很快就恢复了欢喜的表情:“好啊。”
怕自己想到那件事,被宗政逍听见心声,戎音赶忙转移话题:“对了,我是不是没跟你说过土豆、玉米、红薯这些高产作物?”
听见“高产”二字,宗政逍眼眸瞬间就亮了,连忙道:“你说。”
戎音将脑中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抛远,开始专心和宗政逍谈起了起来。
有了这三种粮食,亩产千斤不是梦,只要国家安稳,可以减少饥荒不说,也能带动农副产品的加工生产,促进经济发展。
因为这原本是架空的小说世界,所以戎音也不了解土豆这些良种是否已经出现在大晟,或者还在外面的某个地方待着,有没有长成后世的样子了?
他把三种粮食的种子期、成长期、结果期的样子都画了下来交给宗政逍,让他派人多去关注海外和西域的生意,说不定会有意外收获。
看着手里的画纸,宗政逍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他跟戎音说了一声以后就迫不及待地离开了,顺便叫四喜去宣几个功臣集团的人秘密进宫,他有要事要交给他们去办。
确定宗政逍已经走后,戎音僵直的背脊才缓缓放松下来。
在宗政逍说要带他去皇庄亲眼见证粮食丰收时,戎音差点忍不住脱口而出:我怕是活不到那个时候了。
他穿来时是初夏,五月底的样子,如今入了春,满打满算,他也只有不到三个月可活了。
时间一到,天道就会收回对他的奖励,而他也该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