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年代文里做极品 第248节(3 / 3)

加入书签

道该怎么做,但这些东西其实只要一个指点或者一点点机会,就能重新焕发新的生机。

就好比眼前的苏建华。

他所负责的竹艺品的市场变化就是这种例子。

祝成蹊看着他说:“苏主任,竹艺品想要卖的更远更广,最主要的还是创新。但我个人的力量和创新的点子其实是有限的,不过有句话叫做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所以我建议你们回头可以多搞搞这种创造力的事儿,像我们村的所有厂子就有一条规定是不管是厂里的工人还是普通的社员,只要有人做了创新的设计,并且能获得市场的认可,那就会拿到不同比例的奖励,所以村里面经常会有人搞点新点子出来,虽然大多数都没用,但总有那么一两个让人眼前一亮的。”

苏建华点点头,但又谨慎道:“我们这段时间也想过新样式,但大家伙一是拿不定主意好坏,怕想了也没用,所以没敢想太多,二则是……这样做是不是有点不符合规定啊?”

“这怎么不符合规定了。”开口的是周雨晴,“员工表现的好,给奖励自然是应该的,你这人也太小心过头了。”

“更何况今年政策很宽松,全国上下都在抓经济,只要你不搞别的出格的,只一心为国家创汇,谁没事管这些。”

周雨晴所在的苏南一服主做创汇,对形势的把握最敏锐。

苏建华点点头,“我知道了,那回头我就试试看。”

“还有别的吗?”他又看着祝成蹊问。

祝成蹊谦虚笑笑,道:“别的我就更帮不上忙了,因为工艺品一看创新,二看手艺,手艺这一点我是真的不会了。但是我觉得或许我们可以在秋交会上合作一把。”

“你们合作?那我们呢?”周雨晴又抢在苏建华的前面开口,“你们的绒花制品和我们苏南一服的旗袍搭在一起更合适吧。”

苏建华就道:“那我们竹艺品也不差啊,更何况我们卖的东西的品类相似,合作肯定更有用,对吧小祝同志?”

周雨晴瞪过去,苏建华就转过头不看她,一心一意盯着祝成蹊。

周雨晴便也看向祝成蹊,指着她给个解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