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49章(2 / 2)

加入书签

式不同,有些地方还需要进一步磨合。兵力增加,意味着粮草供应也要增加,这对后方补给线是个考验。运粮人手,运粮路线,运粮监军,这都需要细细考量、认真斟酌。

除了一开始话题跑远,之后的晨会时间都围绕这几个话题讨论商议。让一众秋丞旧部惊喜的是,沈棠并没有因为他们新降,仍处于“实习观察期”便避讳他们,反倒是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做出合理安排。原来的老人也没有提出异议,不见丝毫的不满。

终于——

“公义这次可要随军出阵?”

沈棠奉行压榨之后要给甜枣的原则。

尽管栾信的文士之道能降雨,但他的简历跟户曹八竿子打不着,人家貌似是比祈善几个更加激进的文心文士。沈棠让他在户曹干活,偶尔也要让他在熟悉的战场驰骋。

栾信诧异:“若出阵,棉花田……”

沈棠道:“先登算过的,今年农耕运势尚可,旱情有所缓解。即便真有旱情,这几月开凿水渠和水井,应该也能缓解一时。再不行,便以国运施展‘风调雨顺’,保证今年收成顺利,如今又有了一批抗旱的棉种,问题应当不大。公义熟悉屠龙局局势,对郑乔那边也有了解,若愿意出阵,自然最好。”

话说到这个份上,栾信自然答应。

栾信是第一个定下来,其次便是姜胜。

姜胜被点名,似乎还有些意外。

按照沈棠的脾气,她喜欢雨露均沾,出阵和看家都是轮着来的。姜胜的文士之道在战场作用又不大,大概率这次留守看家。面对他的疑惑,沈棠的回应也很简单:“之前不是欠你一颗头颅?争取这一把拿下来。”

郑乔的首级留着给姜胜圆满文士之道,那可真是圆满。尽管有难度,但万一呢?

姜胜拱手应下。

名单第三人不在晨会。

沈棠:“这次让图南也出阵。”

第三人是宁燕。

若宁燕此次在这里,相信她也绝对会据理力争,只为帮亡夫宴安报仇,带他尸骨回乡,落叶归根。沈棠是个善解人意的主公,自然会尽最大可能帮自家僚属实现目标。

这三人好安排,其他人可就犯难了。

留下来看家,大材小用。

拉走呢,自家老巢没安全感。

说来说去,还是缺人闹的。

沈棠眼珠子滴溜溜转,打量在场的秋丞旧部,似乎在考虑什么,看得他们不自在。

会师(下)【二合一】

晨会结束,众人仍沉浸在震惊之中。

待人都走得差不多了,祈善才不赞同地看着沈棠道:“主公此举未免太冒险了。”

什么太冒险了?

沈棠准备让新降的秋丞旧部留守。

不止是四宝郡,还有一部分陇舞郡。

至于岷凤郡,己方精力、人手和时间都不充裕,那边暂时顾不上,只是单纯派人过去接手,具体的治理措施还未出来。估摸着要等屠龙局结束,再认认真真筹划建设。

沈棠道:“我知道元良担心什么,你是担心秋丞旧部会趁机抱团,鸠占鹊巢?”

祈善毫不掩饰地点头:“是!”

不是说不能重用降将和降士,但中间需要足够的观察时间,保证他们确实忠诚可靠、没有异心才行。若不然,他们前方战事不顺,后方又起大火,可就一败涂地了。

“秋丞尸骨未寒,这个节骨眼重用他们确实有些冒险,只是——”祈善的担心,沈棠不是没考虑,但她也有自己的打算。

“一来,他们只有治理监管之权并无兵权;二来,我已在晨会透露国玺。人之所以选择背叛,多数情况是因为选择忠诚给的好处不够。他们若背叛,摆在他们面前就两条路,一条自立,一条投奔其他势力。”

“自立?他们站不住脚跟。”

“投奔其他势力?他们能选择谁?或者说,附近有哪个势力能比我更加适合呢?”

综上考虑,沈棠才想出这个骚操作。

祈善见她是认真考量过,而非一拍脑门做下的决定,便也不再阻拦。毕竟,沈棠才是主公,是他们的掌舵之人。寥嘉几人走得早,寻了一处地方,静静等待祈善消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