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第119(2 / 3)
功于国的话。
真要敢说,往后他们觉得谁还敢上战场?
再说,朱元璋和太子的态度已经表明他们支持武将,就算他们这些文臣喊得再大声又怎么样,他们还能不讲理的要求朱元璋改主意?
烈士陵园都建成了,而且规定每年都要公祭,难道他们以为朱元璋和太子只是在闹着玩?
虽然这些年不少人都揪着淮西功臣不放,打定主意要将之除之而后快,朱元璋不负他们所望确实杀了不少的功臣,但并不代表朱元璋糊涂了,以为天下只靠他们文臣可得,不需要武将。
文臣和武将的争斗,其实也不是现在才有的事,最后谁棋高一着,各凭本事。可在皇帝明显不糊涂的情况下,硬要将一方踩到泥里去,不可取。
文臣们饶是再不愿意接受朱元璋对武将的看重,连带着太子似乎也要倾向于武将而有所不满,却也不敢胡言乱语,惹了朱元璋和太子不喜。
事成定局,往后再徐徐图谋就是,不必急于一时。
以至于,文臣们看着朱雄英和朱至分居于太子左右,随太子一道祭奠无数英灵,都不及他们对朱元璋和太子似乎偏重武将的忧心,也就顾不上管朱至的出现和存在是不是合规矩。
连着两天累死累活,等公祭毕,太子腰都直不太起来了,看到一旁精力充沛,似乎完全不受影响的朱至,太子揉着腰同朱雄英道:“你身子不如你妹妹。”
注意到太子似有不适,第一时间过来扶着太子的朱雄英闻此问一愣,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听错!
“爹,我也不累。”朱雄英被太子上下一通打量,无奈解释。
太子按着腰,同朱雄英道:“你成了太孙,公祭一过,收拾收拾准备去北平。”
啊,关于朱雄英一连串的安排是早盘算好的,眼下不过是迅速把事清落定。
“是。”朱雄英不敢抗议,太子提醒道:“你爷爷一直在考虑迁都一事,正好,你们兄妹一道四下看看,究竟哪里合适作为迁都的地方。”
朱雄英一顿,迁都一事关系重大,且问:“皇爷爷和爹是看中哪里了?”
“北平、西安、洛阳。”太子将心中属意的地方道出,朱雄英点了点头。
“北平!”朱至在那伸着懒腰半响,不知什么时候摸了过来,立刻给出答案,她觉得北平不错。
“为何?”太子听到朱至的话,不得不问问理由。
“因为北元离北平最近,而且随着南宋之后,繁华的地方都在北边,再回古都西安或者洛阳都不合适。”朱至的理由明摆着的啊,经济早已南迁,再回到以前的老国都,不合适。
朱雄英第一时间道:“皇爷爷不喜欢北平。”
北平是元朝的大都,对元人深恶痛绝的朱元璋对元朝的大都是一千个一万个不乐意。
“为帝王者只讲合适不合适,不管喜不喜欢。再说了”朱至脱口而出就要道出那句话了,突然意识到不是该说的话,又赶紧把嘴闭上。
朱雄英正竖起耳朵等着下文,结果朱至闭了嘴,朱雄英催促问:“再说什么?”
“我不能说。”朱至摇头,同时将视线落在太子身上,太子都不吱声,她吱声很是不合适,因而绝对不能说。
太子笑了笑,也是拿朱至莫可奈何,与朱雄英道:“等你们回来,你皇爷爷应该会考虑退位。”
朱雄英!!!竟然,竟然有这样的事?
不是,朱元璋什么时候有这样的打算的?
朱雄英震惊无比,随后想的是朱元璋从何时起的心?嗯,不好问,不能问是吧。
纵然满腹好奇,朱雄英没有问出来,看着这样的儿子,太子很是欣慰。
对嘛,就得沉得住气,别管听了什么事,不该问的就别问,不该说的也别说!
“这件事你心里有数即可,不能宣扬出去。”太子末了叮嘱一声,朱雄英点头如捣蒜,保证一定不会对外透露半个字!他不至于沉不住气是吧!
咦,不对啊。朱至好像早就听说这事了是吧?
朱雄英转头打量朱至,朱至乖乖点头。
对啊,她是早就知道了不假,可是朱元璋和太子都没有说要让她告诉朱雄英,她肯定不能说。要不然朱雄英在朱元璋面前露出自己知道得太多,反而不美。
嗯,朱雄英面对接二连三砸下来的消息啊,半响缓不过来,但是,好像也还好。不就是不太清楚朱元璋的一些安排而已,对于他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好像没有影响对吧。
是以,很快朱雄英就稳住了心神。
“此番为建各地的烈士陵园出入各地,并不仅仅只是让你管这一件事而已,你明白?”太子注意着朱雄英的反应,看着他从震惊到慢慢释然,平静,越发满意,同时也将话挑明。
“你如今是太孙,但闻天下不平事,你得管,你做的事不仅代表我们朱家,也代表大明。不能丢了大明的脸面。”太子对朱雄英寄以厚望,为此就得再三叮嘱了他,务必要将事情办得漂亮。
“是。我要往各地建烈士陵园不假,同时更为深入了解百姓,看我大明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