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第287(1 / 3)
宫里上下,谁人看着朱允熥如此对待傅堇不说傅堇有福分。
女人这辈子最大的福气就是能够得到一个男人全心全意的呵护。
“你说允炆那里,他到底在想什么?”弟弟还有另一个,毕竟不是一母所生,虽然朱雄英自问从未忽悠过朱允炆半点,可是看着朱允炆越长越是安静,似乎要把他们所有人都隔绝在外,难免让朱雄英心下忧愁。
“随他。他想要什么就要什么。”朱至就不考虑那么多了,这才十岁,能懂得自己想要什么才怪。
反正朱至只尊重朱允炆的选择,他想选什么皇子妃由着他,不想选也由着他。十岁定亲,真是早啊。要不是朱允熥太过早熟,她更怕朱允熥陷入泥泞之中无法自拔,她才不会早早给朱允熥选人呢。
不过,傅堇确实不错,就凭她小小年纪却能看人之所长,让朱允熥在短短的时间里愿意和她一起玩,一起闹,还能跟着傅堇一道习武。朱至就得说,朱允熥娶了这样的媳妇那是他莫大的福分。
倒是另一位卫婵。卫家的人表示卫婵蒲柳之姿,不堪为皇子配,因而是拒绝了嫁入皇室。也算是聪明人。
好在,那时朱允炆也表明了并不想成婚,泰定帝亦无怪罪之意。既是相互试探,须得相互愿意才好结亲。强人所难,不是泰定帝的风格。
“你倒是豁达。”朱雄英对于朱至那随便弟弟们自由生长,自由发挥的态度,也是无奈。
“人还小,没有考虑清楚走什么样的路,过什么样的日子,很正常。哥哥别一副大惊小怪的样子好吧。”朱至很无奈,看朱雄英操心得可真够多的。
“最多不过是早有最坏的打算。”朱至想得通透,该教的她都教了,若是朱允炆误入歧途,不过是狠一回心解决了就是。
朱雄英未必不是担心真有那样的一天,亲耳听到朱至说起这话,怔怔了半响道:“我是不希望有这样的一天。”
“没有人会希望有那样的一天,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让他多看多听,以免将来听信别人的话,误入歧途。然而人心不可测,我们尽了力,也并不代表事情会如同我们希望的发展。尽我们所能做到我们能做的事,咱们都对得起他。将来果真有那样的一天,我们也能无愧于心。”朱至才不纠结,对人好的时候专心待他好就是,管那许多。
将来真到了无法收场的时候,骨肉相残,也不会心中有愧。
朱雄英明白这个道理,终是道:“你还是多带着他吧。他更喜欢跟你在一起。”
此言不虚,朱允炆相比之下,跟朱至在一块是相当没有压力,也乐意跟朱至呆在一起。
“知道了。不过,爷爷和奶奶不是说好这两天就回来了吗?怎么还不到?”朱至没有忘记朱元璋和马氏。
那么两位在朱至成亲之后就跑了,算了算日子快一年了。
一年的时间,大明的变化挺大,这两位跑回凤阳去,听说正跟信国公凑一起让人丈量凤阳的田地,如今周围一带都量好了。当然,这个事那是偷摸着办的,朱元璋和马氏并未暴露身份。
一年的时间,朱元璋好似收获并不小,写回给泰定帝的信里,话里话外都觉得须得加快把田地的事弄好。听这意思大有要重新分明的意思。
真要是这样,可也是大功程。
毕竟丈量田地不说,就是这人口也得重新统计。那,先来个人口大普查?
这个事其实历朝历代每隔几年都做这样的事,如今不过就是要倾尽全国之力,把田和人的事落实。
“该到了吧。不过他们回来未必会通知我们。”朱雄英也想朱元璋和马氏,恰好这个时候祝娘一脸喜色的进门禀告道:“太子,公主,太上皇,皇太后回来了。”
真是说曹操,曹操到!
“我们走。”兄妹二人二话不说,起身立刻往外走,这就去见朱元璋和马氏。
朱元璋和马氏回来就直奔东宫,朱至和朱雄英走到正堂时便听到朱元璋高兴的笑声。
“这粮种和肥料是真好,凤阳的收成比往年多了一半不止,再有一季的田种了出来,这回大家伙不愁没有饭吃。”朱元璋高兴之余,何尝不是一个劲的夸赞着粮种一事对于大明的好处。
“再有那番薯,玉米,花生,洋芋,都是好东西,好东西。”朱元璋满心的欢喜都不知如何表达,连连的称赞着。看着百姓们吃饱喝足,他这心里的大石终于放下。
“都是至儿办得好,早早让人研究粮种,更让人从海外弄回这些粮食。”泰定帝必须得肯定朱至的付出,以前他们总觉得朱至爱财,就喜欢钱,凡事都钻钱眼了,万万没有想到,她是盯着钱不假,可她更盯着民生诸事。
粮种至关重要,谁都清楚,却没有什么人专门往这方面研究。
也实在是没有人能想到,这粮种还能研究出来?
再有这肥料,谁家都用肥,谁承想肥料也有讲究。
只能说,朱至确实领人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让人一改从前死板的印象,不再觉得只有读书需要动脑。
“嗯,她自小就喜欢折腾,折腾来折腾去的,
↑返回顶部↑